"羲之頓首 快雪時睛 佳 想安善 未果為結 力不次 王羲之頓首 山陰張侯"
昨天看到下面這條聯合報新聞,心裏充滿了懷疑。
以下引自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S2/3810209.shtml
快雪時晴帖 非王羲之真跡
【聯合報/記者周美惠/台北報導】
2007.04.19 04:08 am
名列故宮十大國寶王羲之的「快雪時晴帖」不是王羲之的真跡、唐代韓幹的「牧馬圖」也不是韓幹畫的,國寶雖然還是國寶,但觀眾還是要辨明真偽。
故宮名品中,最受矚目的當是「快雪時晴帖」,它不但被乾隆捧為「神品」,也是被故宮專家及觀眾同時票選為十大國寶的唯一交集。其實,東晉王羲之的墨寶早已失傳,蔣勳等學者認為它是「雙鈎填廓」的唐代摹本,故宮書畫處處長王耀庭也證實它是臨摹本,但故宮在官方的導覽手冊上並沒有言明,還是把它當成王羲之的真跡,有誤導觀眾之嫌。
美學大師蔣勳笑稱,故宮「假作真時,真亦假」,但還是要趕緊為國寶「正名」。故宮現正籌備文物大清點,蔣勳認為,此時不正名,更待何時?
一般人以為入藏故宮的文物件件是「國寶」,但故宮前副院長莊嚴在他的著作「山堂清話」裡直言,故宮的收藏「真真假假好好壞壞,什麼都有。」但他還是認為「真的未必好,偽的也未必壞」。被喻為「美學傳教士」的蔣勳也說,故宮典藏文物奠基於乾隆的收藏,而乾隆「最常把假的當成真,真的當成假」,因此,故宮文物經常張冠李戴、斷代有誤、也不乏贗品。
蔣勳說,唐太宗熱愛王羲之、王獻之父子的書法,甚至訓練一批書藝高強的「特務」四處打探,唐太宗聽說著名的「蘭亭序」傳至辯才和尚手中,特派御史蕭翼假扮成書生結識辯才,蕭翼以巧言相激,誘使老和尚將藏在廟宇大梁的蘭亭序取下炫耀,蕭翼於是取出聖旨當場徵收(一說蕭翼偷了蘭亭序)。蔣勳說,故宮收藏的唐閻立本「蕭翼賺蘭亭圖」即描述這一段著名公案,諷刺的是,這幅畫並非如故宮所稱是閻立本所畫,作者另有其人。
相傳,唐太宗生前蒐集了二王真跡三千六百件,蔣勳說,唐太宗身後這些墨寶極可能全進了他的陵墓,傳世所謂王羲之的墨寶皆為後世臨摹。
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唐韓幹的「牧馬圖」,這幅名畫因為左上角有宋徽宗親筆題寫的「韓幹真跡」,一直被當成是韓幹所作,現已證實是宋徽宗命人摹繪。
蔣勳認為,上述書畫張冠李戴,雖不損其價值,但攸關社會教育責任,故宮有必要正名,冠上「傳」字表明這些書畫的作者可能另有其人;且過去故宮的編目太老舊、未順應時代需求,故宮也應另新編文物目錄;此外,故宮的監督機制應該更加透明化,在清點文物前成立的「監督委員會」應該廣納學術界、企業界及廣義的文化人參與。
【2007/04/19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東森新聞是這樣報的:
{###_billypan101/37/1481655131.flv_###}
故宮「快雪時晴帖」非王羲之真跡 導覽未標示恐誤導民眾
2007/04/19 14:19 Video
記者朱凱翔、劉秉家/台北報導
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「快雪時晴帖」被列為故宮十大國寶之一,但是經過考證,王羲之的真跡早已失傳,就連故宮書畫處長王耀庭也證實,現存台北故宮的「快雪時晴帖」是唐代臨摹本,但故宮在導覽手冊上卻沒有說明,還是把它當成王羲之的真跡,有誤導民眾之嫌。
現存於台北故宮的「快雪時晴帖」,內容是王羲之在大雪過後天氣轉晴時,寫給友人張侯的問候,全文其實只有28個字,傳說唐太宗因為酷愛王羲之,到處蒐集王羲之真跡陪葬,因此後世流傳的王羲之作品,幾乎都是摹本。
師大美術研究所副教授曾肅良表示,王羲之在很早的時候,其是在魏晉以後就非常有名,所以他的書法被收藏的狀況非常熱絡,當然假的東西越來越多,或者是真跡越來越少的狀況,是很明顯。
故宮蒐藏的「快雪時晴帖」,一般認為是唐代臨摹本,臨摹技術之高,是用X光機照過之後才發現,這看似渾然天成的筆劃原來是用描的,但是千年流傳下來真假難變,歷代文人雅士君主帝王題字蓋印,清代乾隆皇帝更將這幅摹本視為稀世「神品」。
曾肅良說,以前的博物館並沒有做這種動作,因為他們認為民眾到博物館裡面受的教育,只要看到形式樣態就夠了,但是現在的博物館趨勢,在展覽的時候要求的是真跡,而且必須清楚地把物件的狀態解釋清楚,這是一個趨勢 。
「快雪時晴帖」真跡早已軼失,台北故宮現存的是當今最早的臨摹本,藝術歷史價值其實一點也不亞於真跡,只是台北故宮明知是摹本卻不標明,難免被人質疑誤導民眾。
引自http://www.ettoday.com/2007/04/19/327-2084229.htm#
快雪時睛帖從小我就很喜歡,學毛筆時也臨摹過多次,也去故宮看過。從來就沒有聽過它是假的。
聯合報的新聞,引用自蔣勳和王耀庭的說法。那到底理由是什麼呢??
上 google 去查,「快雪時睛帖」,看了大概一百頁。發現有不少頁面提到,有些學者認為「快雪時睛帖」是唐代的摹本。雙勾填空的摹法。可是快雪帖上古人早已做過考証,說這帖是寫本,不是填空摹出來的。
快雪帖的討論文章找不到,倒是找到不少蘭亭集序的文字。一看昏倒。由於王羲之的真蹟現存中無法斷定那一幅是真的,就有這樣的推論法:
『郭沫若在《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》一文中,專設"王羲之的筆跡應當是怎樣的?"一節,但並未涉及和分析王羲之本人的書法作品,僅僅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出土的魏晉竹木簡、二爨以及王謝墓誌,就簡單地把王羲之的書法特徵歸結為"有隸書筆意"。在《http://big5.ce.cn/gate/big5/shuhua.ce.cn/paint/gfjd/xs/200612/06/t20061206_9688862.shtml
結果斷定的方式是在於「有無隸書筆意」??後來中國的學者為此大打筆戰,我看來看法,這些文人完全沒有受過科學訓練,只靠「心証」來斷定,這那能有結果呢?
我再上台灣的期刊論文查詢系統去找,從來就沒有過以快雪帖真偽而題目的論文發表過。故宮的雜誌中也沒有過這個題目的文章。倒是在「文物與科技」中,找到一段比較像樣的話:『二﹑由於對紙張纖維的研究方法已經確立,所以要確定某一書畫品是屬於何種紙目前已無問題。故宮裡的一些書法名帖,就因而被證明是「膺品」,例如著名的「三希堂」法帖中,現存於大陸上的「王獻之中秋帖」與王珣的「伯遠帖」,據報告均是寫在「竹紙」上。從造紙技術史的發展經過來看,東晉時期尚不可能有竹紙,故這「二希」極可能都是後人摹寫而成。珍藏於外雙溪故宮博物院的另「一希」——王義之的「快雪時晴帖」(見本期封面圖五)則是「麻紙品」,但也有人懷疑是唐代人「雙鉤填廓」的摹寫品,而非右軍真跡。或許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,研究出一種測量墨跡厚度的方法,則不但「快雪時晴帖」是否確為「雙鉤填廓」能無所遁形,且其他法帖的同樣問題也可解決,對藝術史而言,當有很大貢獻。』以上引自http://book.tngs.tn.edu.tw/database/scientieic/content/1986/00090201/0002.htm
其實我最大的懷疑,在於我不相信肯定快雪帖的乾隆和米芾,褚遂良,趙孟頫等這些古代書法大家眼力有這麼差。他們對古代書畫的鑑賞力,對毛筆字的造詣遠遠在現代人之上。「雙鉤填廓」這種小技巧,他們會看不出來?原件他們接觸的時間遠在我們之前,當時應該狀態更完整更清楚才對。在他們的題字中,就可以了解他們對各種法帖的摹本不止了解,而且也狂熱的研究過。現代學者想要推翻他們的考証,如果只是利用美學的觀點,說這幾個字寫得多差多差,或是說筆法看來不是手寫而是勾摹等等,不借重實証科學的方法很難讓人信服。科學也許不能証明快雪帖是真的,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証明它是假的。比方對紙片年代的鑑定,或是對墨水成份的分析,或是利用特殊的光線透視等等。東森的報導提到用x光透視發現字是用描的,但我遍查網頁找不出來詳細的研究,故宮的網頁也沒有進一步的說明。或許是寫在故宮的期刊裏沒有上網吧。但我想到另一個可能,就是快雪帖會不會被這些古人多次蓋上一張薄紙,在上面做「雙鉤填廓」的描繪動作,以致墨水滲透到了原來的真蹟之上?甚至在x光之下出現了雙鉤的樣子?或是因為年代實在太過久遠,墨色渙散不清,被乾隆或是更早的狂熱分子仔細的再上色過?分析墨水成份也許可以得到答案。如果墨水成份顯示出有好幾種,而且年代不一,那就有可能了。最完美的解答,就是找到王羲之的墳墓,採到他的DNA,並且在快雪帖上也發現了他掉落的毛髮或皮屑,之後証明DNA相符。這...實在有點不太可能。科學要証明古物是真的很困難,要証明假的還是比較容易。
以下引自http://www.npm.gov.tw/dm2001/B/exhibition/calligraphy/K2B000141N_adv.htm
大雪過後,天候轉晴,王羲之以這件短札向友人表達問候之意。末行「山陰張侯」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,原本寫在信箋的封面,在此與原蹟一併摹在同一張紙上。
這件書蹟以圓筆藏鋒為主,起筆與收筆,鉤挑波撇都不露鋒鋩,由橫轉豎也多為圓轉的筆法,結體勻整安穩,顯現氣定神閒,不疾不徐的情態,明代鑑藏家詹景鳳以「圓勁古雅,意致優閒逸裕,味之深不可測」形容它的特色,並且認為趙孟頫受到這件書蹟的影響。不過王羲之內斂沉潛,趙孟頫微有鋒鋩外露,比較對幅趙孟頫的題跋,可以得到這樣的印象。
王羲之(三0三-三六一),山東臨沂人,後徙居浙江會稽。字逸少,世稱王右軍,有「書聖」之譽。他出身仕宦名門,西晉末隨父南渡,作過右軍將軍、會稽內史,東晉永和年間(三四五-三五六)去職,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遊。他熱衷詩歌、音樂與書法。性好鵝,曾以書作換鵝。相傳有紹興蕺山老姥持竹扇賣二十錢,羲之書其扇各五字,增值為百錢,人們競相購買。
王羲之書法初學衛夫人,後來改變初學,博採眾長,草書師張芝(約卒於一九二),楷書學鍾繇(一五一-二三0),又遍習蔡邕(一三三-一九二)、梁鵠(活動於 二世紀後半)、張昶(卒於二0六)等書,精研體勢,增損古法,一變漢、魏質樸書風,創妍美流變之體,所以唐人稱讚他:「兼撮眾法,備成一家,為萬世宗師。」
這件書蹟上有「君倩」題名,米芾認為是梁秀,但史書未見其人,不詳其生平,近人考為唐高祖駙馬薛君倩。旁有「褚」字半印,傳為褚遂良所鈐。南宋時藏於高宗內府,有「紹興」聯璽。繼入金章宗內府,有「明昌御覽」印。復為賈似道所得,有「秋壑珍玩」印。元時先為北燕張氏所有,後入內府,延祐五年(一三一八)趙孟頫等奉敕跋。明代歷經朱希孝、王禾犀登、吳廷、劉承禧收藏,均有題記鈐印。清代歸馮銓,康熙十八年(一六七九)進入內府,有清宮鑑藏寶璽。乾隆帝譽之為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,將它與王獻之的〈中秋帖〉、王珣的〈伯遠帖〉合稱為「三希」,珍藏於「三希堂」中。(何傳馨)
我覺得新聞的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標示出這一件是不是『 真蹟』,而是如果不是真蹟,那現代人是怎麼去發現的,理由是什麼。確定的程度有多少,能不能經得起考驗。詳細的研究過程應該隨寶物一同展出,不能只讓學者看到。對待國寶,理如應此。至於東森新聞畫面上的標題:「真蹟被漙儀典當」則是電視新聞又一次亂灑狗血的例子了,和真相無關啊。
這裏還有個聯結,可以放大快雪帖的細部來看。
留言列表